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人物名片制作杜甫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(guān)介紹人物名片制作杜甫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杜甫是河南鞏縣人
鞏縣(今河南省鞏義市)因杜甫而厚重。如今,杜甫已成為鞏義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,杜甫故里已成為鞏義新興的城市名片。杜甫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代表,處處向世界展示著其獨特的精神風采;杜甫故里作為優(yōu)秀文化的承載者,處處向世人展示著其全新的文化面貌。
河南省鞏義市人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漢族,河南府鞏縣(今河南省鞏義市)人,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杜甫被世人尊為“詩圣”,其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開來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,影響深遠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
1、《絕句》
唐·杜甫
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
窗含西嶺千秋雪,門泊東吳萬里船。
2、《錢塘湖春行》
唐·白居易
孤山寺北賈亭西,水面初平云腳低。
幾處早鶯爭暖樹,誰家新燕啄春泥。
亂花漸欲迷人眼,淺草才能沒馬蹄。
最愛湖東行不足,綠楊陰里白沙堤。
當年,父親送給母親的那一枝桂花作者:于丹
我十來歲的時候,有那么三四年,爸爸在安徽工作,我跟媽媽住在北京。媽媽的名字里有一個“桂”字,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點。一年中秋,一位叔叔從合肥坐火車來北京,“哐當哐當”,抱著好多東西來我們家,說都是爸爸送給我們過節(jié)的。叔叔一走,娘兒倆就開始一樣一樣地拆包裹:燒雞,點心,還有不同口味的月餅……最后,拿出一個高高的,裝洋酒的那種紙盒子。我說:“爸爸給咱倆帶酒?。俊鄙焓忠槐?,又特別輕。“要不,咱倆猜猜,盒子里裝的啥?”娘兒倆就開始搖,只聽見里面嘩啦嘩啦、細細碎碎的聲音,像是存著一把沙。猜不著,打開吧。一看,哇,滿滿的是一枝桂花!
原來爸爸爬到省委大院的桂樹上,給媽媽砍了一枝桂花。我現(xiàn)在還能記得那枝桂花的樣子——沒有花泥,爸爸不知從哪兒弄了一包脫脂棉,飽飽地蘸了水,一層一層裹住,再用保鮮膜纏上,最后用一個大塑料袋包好,穩(wěn)穩(wěn)地立在盒子里。在那個花枝中間,放著一張小卡片,上面是我熟悉的蠅頭小楷:
今夜鄜州月,閨中只獨看。遙憐小兒女,未解憶長安。香霧云鬟濕,清輝玉臂寒。何時倚虛幌,雙照淚痕干。
正是杜甫的《月夜》。那天,媽媽捧著卡片,什么話都沒有說,閉上眼睛,長長的睫毛梢有一顆淚珠,忽閃忽閃,很久,“吧嗒”一下掉在卡片上。
那個場景,那些細節(jié),任時光過去多久,依然留在我的心里。而父母那日的花與詩,讓我從小信任了人性與愛情。
于丹寫了一篇散文《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》。
她寫這篇文章的原由來自于童年時的一個中秋節(jié)。
那一年,于丹的父親委托一位同事從合肥帶中秋禮物給北京的妻女,里面有燒雞、點心,還有不同口味的月餅……最后,拿出一個高高的,裝洋酒的那種紙盒子,打開一看,滿滿的是一枝桂花。
父親還在花枝間放了一張卡片,上面寫著杜甫《月夜》一詩的詩句:“遙憐小兒女,未解憶長安?!?/p>
因此,于丹有感而發(fā)寫了這篇文章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人物名片制作杜甫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人物名片制作杜甫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