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如何設計航天標識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如何設計航天標識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標識,分中英兩版(CMS為“中國載人航天”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縮寫)。工程標識主造型既像一個漢語書法的“中”字,又類似空間站的基本形態(tài),尾部的書法筆觸似騰空而起的火箭,充滿中國元素和航天特色,結構優(yōu)美、寓意深刻。而命名空間站整體名稱及各艙段和貨運飛船等5個名稱,既注重了單個名稱的內涵,又強調了保持全套名稱的系統(tǒng)性、協(xié)調性和互補性。
背景圖案為“中國航天”標識,三個同心圓象征三級宇宙速度,箭頭象征航天產品沖天而起。
“CASIC”為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”英文名稱縮寫,紅色字母“A”變化為地球軌道的形象,既體現(xiàn)航天的行業(yè)特征,又寓意航天科工及全體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。紅色寓意國家、奉獻、人文感;藍色代表科技、未來、時空感。
企業(yè)的標識延續(xù)歷史,放眼未來,寓意中國航天繼往開來走向世界。
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標識分中英兩版(CMS為“中國載人航天”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縮寫)。工程標識主造型既像一個漢語書法的“中”字,又類似空間站的基本形態(tài),尾部的書法筆觸似騰空而起的火箭,充滿中國元素和航天特色,結構優(yōu)美、寓意深刻。而命名空間站整體名稱及各艙段和貨運飛船等5個名稱,既注重了單個名稱的內涵,又強調了保持全套名稱的系統(tǒng)性、協(xié)調性和互補性。
中國載人空間站整體名稱及各艙段和貨運飛船共5個名稱如下:
載人空間站命名為“天宮”,代號“TG”;
核心艙命名為“天和”,代號“TH”;
實驗艙Ⅰ命名為“問天”,代號“WT”;
實驗艙Ⅱ命名為“巡天”,代號“XT”;
貨運飛船命名為“天舟”,代號“TZ”。
標識釋義
標識創(chuàng)意詮釋
中國載人航天logo以現(xiàn)代科技和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符號傳達中國載人航天是“創(chuàng)新、超越、高端”的重大項目,以代表宇宙科技的神秘、廣闊、無限、智慧的航天藍色傳達“現(xiàn)代、超越、宇宙科技無限”并結合中國與宇宙科技的思想。
中國航天標志如下圖所示:
中國航天(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)
別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
成立時間 1956年
總部地址 中國北京
經營范圍 航天事業(yè)
類型 國企
中國的航天事業(yè)起始于1956年。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(fā)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(見“東方紅”1號),是繼蘇聯(lián)、美國、法國、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(fā)射人造衛(wèi)星的國家。
神舟十四號,肩負空間站建設重任:外部輪廓與前兩次載人飛行的徽章變化不大,僅僅是文字變成了“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”。內部的主體內容依舊是載人航天工程標志、星星、地球、天舟三號-天和一號-天舟四號、即將對接到空間站上的神舟十四號組和阿拉伯數(shù)字“14”,只是組合體的觀察視角由平視變成了仰視。
“14”采用的是抽象紅黃漸變色字,猶如一飛沖天的火龍一般。飛船依然用特別的顏色標注了出來。星星也仍然是15顆,代表著能飛的航天員還有15名?;蛟S在將來,空間站載人飛行任務的標識總體布局將定型,采用紅色輪廓(空間站艙段為綠色,貨運飛船用黃色)、麥穗、載人航天工程標志、代表參與任務的航天員人數(shù)的星星、地球、空間站組合體、代表任務代號的抽象化數(shù)字,與“中國空間站”中英文字樣以及“神舟XX號載人飛行任務”這些文字來相互對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如何設計航天標識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如何設計航天標識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